第27届世客会

地址:开封市金明区晋安路
58号市政府1号楼4楼东侧
电话:0371-23934819 
传真:0371-23965709  
邮箱:faokf@yahoo.com.cn
邮编:475004


第27届世客会 当前位置 :
万里寻踪客家路: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休风静谧多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 2013-05-27 *   浏览: 次

客家人特殊的迁徙历程,不可避免会与原住民发生利益上的冲突,备受排斥,客家人安身之所多为人烟稀少的穷乡僻壤,且所建居所都力求防护安全。

5月20日下午,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一行,从永安市驱车前往安贞堡,山路崎岖,一路颠簸,路途中大雨如注,塌方不断,险象环生,两个多小时后才到达大山深处,位于永安市槐南镇洋头村有“土楼之母”之称的客家土堡——安贞堡。

“先有客家人,后有客家土堡;先有客家土堡,后有福建土楼。”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福建省三明市下属的永安市客家土堡。

安贞堡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又名“池贯城”。

对于客家人来说,他们当年更多的是难民,逃亡时仓皇,不可能有什么准备,甚至连果腹的粮食都所剩无几,面对野兽出没、飓风不断的荒凉,要生存下去又谈何容易?

然而,他们不仅生存了下来,并且建设起了自己的家园,他们的双手,如同魔法师一样,奇迹般地变化出了一切:庄稼、房舍、舟楫等。

永安北部被武夷山阻隔,南方被戴云山横断,以东西走向的九龙江、沙溪为交通枢纽。处在这样地理环境的永安,与客家的渊源是不言而喻的。永安也处在粤闽赣边三角地区,在客家南迁的过程中,起着纽带的作用,而槐南镇更是纯粹的客家乡,这里还保留着原始的客家生活传统。

槐南镇是永安最远最偏僻的一个镇,不难想象,当年这个山乡,不,可能只是一个山坳,是怎样的荒凉,远山与云影相淆,林蟒横陈……而眼前的安贞堡着实令人惊喜。

池氏先祖客居闽地有较清晰的传承脉络。据《池氏宗谱》记载:池氏先祖原姓林,名伯仙,宋初年间,迁居于沙县清水池,生活了三百多年,客家民系已形成,其生一子易林指池为姓(据说林伯仙妻怀孕即将分娩时,在清水池旁洗菜,故将其生子改林姓为池姓),尔后池姓迁客家永安市槐南洋头村开基创业。这一事实印证了客家的迁徙史,池姓为中原姓林后裔,客家人建的民居就是客家民居。

永安市县委报道组工作人员魏兴谷带我们一路参观,来到安贞堡土楼。古堡的拱形院门上“安贞堡”三个黑色大字格外素净,其名与《周易·坤》中“安贞之吉,应地无疆”之意相合;大门两侧镌刻一副“安于未雨绸缪固,贞观休风静谧多”的对联,一言居安思危,一求国泰民安,也是对安贞之意作了全面的注解。

安贞堡是客家人中原文化情结的体现,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高大封闭的外墙里面包裹着多个堂横式合院,建筑在君臣、父子、长幼的严格关系中被规划被装饰,门第观念和崇礼重教等儒家文化都被纳入其中。

据现在看管安贞堡的池家后代池仁升介绍说,安贞堡是“池”家的私家宫殿,池占瑞、池连贯父子两代人在道光和光绪年间加官晋爵,荣封三代。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在家乡福建永安县修建安贞堡这座庞大的家族宫殿,历时十四年,耗银万余两才得以完工。槐南镇文化站站长罗旌龙告诉记者,安贞堡土楼1899年落成后,池家后人在这里住了大概50年左右。1951年到1967年的十几年间,土堡一直作为槐南乡的粮库储存公粮。1970年将土堡分给洋头村十三生产队,作为农业仓库存放化肥、农具、粮食等。1980年土堡重新归由池姓后裔暂时管理。此时处于没落的池家后人,再也没有能力维持如此庞大的土堡,只好任其荒废。

客家人是南迁的中原衣冠士族的后裔,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极其讲究风水,如今,眼前的安贞堡也不例外:方正的古堡,坐西向东,堡前地形开阔,左右两山护侍,堡后山峰高大丰隆,土屏华盖,正吻合山环水抱的“风水”理论。堡正面两侧有凸出5米的角楼,用以扩大防卫角度,对进攻正门的来敌给予夹击。推开厚重的安贞堡铆铁大门,拾级而上,阴森之气扑面而来,堡内前后三进院落,分为两层,木楼结构以穿斗式的构架为主,辅以抬梁式构架。

“安贞堡坐落在卧牛形的地势上,故堡主池连贯取字为‘卧岗’。堡前院坪(晒谷场)象征一块草坪使牛能吃上草,衣食无忧。在院坪前设的一池一为饮牛,二为束气。因古堡前的地势太开阔,财气容易流失,所以在院坪两侧各掘筑一个池塘,以池水聚气,同时又在南北围墙各开一扇门,开门方向与安贞堡坐向的中轴线垂直,目的也是为了束住财气……”听着介绍,更能体会到其实讲究风水的人不仅会运用“风水”理论来选址,而且更善于运用“风水”理论来改变自然环境对自己的不利。

堡内建筑分为二进,左右对称,穿斗与抬梁式结构相结合,随地势逐次升高,远眺其屋顶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城堡的木建筑分为上下两层,每层有内走廊。全堡共有房间350间,厅、堂、卧室、书房、粮库、厨房、厕所齐全,还有水井和下水道,可容千余人居住。堡内墙四壁布有射击孔180个、眺望窗90个。堡内装饰华丽,飞禽走兽、牡丹吐艳、孔雀开屏、腊梅迎春等壁画和屋檐上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故事的浮雕人物造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参观后,我们不得不为土堡宏伟的规模、精巧的结构,以及堡内留存丰富的壁画、泥塑、雕刻和彩绘等精美艺术品而击掌赞叹。

最有特色的设施是在堡门上方和堡墙上设置的一些圆孔,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些小小的圆孔,它们却是昔日堡内的人们既可灭敌又可保身的利器:如果外敌强攻门下,或搭梯上墙,堡内的人就可以从孔内向外射击或是将烧沸的热水或滚油从洞内倾倒而下即可退敌,如果外敌用火攻之术,堡内的人就可以从孔中泄水漏沙以灭火,如此设施真是令人叫绝。

走在洋头村,许多居民都能说出池家的故事。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安贞堡主池占瑞父子,为人正直、处世无欺、宽厚待人且尊师重道,另有勤俭池家、乐善好施的品德。他们建造古堡,造福桑梓,建筑土堡非“炫富”行为,从永安岁贡罗升赋诗所说的“资财不输王公富,发业兼善君子贤。屈指燕江为第一,功名道德赶何人”得到证实。

安贞堡延续了客家人世代相传的居住习惯,保持了围龙屋的基本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客家人特有的土堡建筑,伴随着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土堡,凝聚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建筑传统,更是客家人聪明才智的体现;土堡,是历史长河的见证,是客家人的创造结晶,更是中原文化的积淀。

寻踪故事

山明水秀甘露寺

在宁化这块土地上,我们发现一种宁化客家传统小吃,白色的皮儿包裹着葱、香菇、瘦肉丁、萝卜等,洒上麻油、酱油食用。“这不是咱们吃的饺子吗?外形大同小异,味道对中原人来说绝对错不了。”问餐厅服务员,答曰:“烧卖,它是将芋子煮烂,剥皮,捣成糊状,加入地瓜粉反复揉搓,切成小圆团,擀成圆形的皮,再用葱、香菇、瘦肉丁、萝卜等做馅,包成圆锥形蒸煮而成。”

据宁化县新闻中心主任罗旺水介绍,迁徙到宁化的中原人,在这里定居,在饮食习惯上依然保持中原的饮食文化。“到这里之后,客家人想吃饺子,但是这里没有面粉,他们就用芋子和地瓜粉代替面粉,擀成圆形的皮,做饺子皮,里面的馅儿就跟中原的吃法一样了。”罗旺水说,现在烧卖已经成了宁化客家的传统小吃,家家户户都做烧卖吃。

看来中原的东西到了这里,形状可能会稍有变化,但是那种本体的味道是变不了的。

客家人在宁化落脚,并将中原的饮食文化在这里传承。品尝着客家传统的烧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寻踪故事

“做场戏” ——宋代杂剧的遗存

中原人迁徙而来的不只是建筑,还有传统文化。

每到春节,永安市槐南镇槐南村的古戏台上,总是热闹非凡,村民们聚集在一起,欣赏一场属于他们自己的传承了千年的古戏——“做场戏”。

永安市新闻报道组工作人员魏兴谷告诉记者,他研究过“做场戏”。发现“做场戏”的缘起虽已久远,但并不模糊。据传,唐朝中期太尉何广文告老还乡,回到大田县广平镇东西坑村何厝定居时,把一直保佑他的张大阔信仰带了回来,公元1621年,张大阔信仰又传到永安槐南村。于是,槐南村就有了张大阔公庙和“做场戏”。

“前台表演,后台伴奏。喝彩声起呀,哩声帮腔,天下神仙应邀到来唱大戏。”魏兴谷是这样介绍 “做场戏”的。

魏兴谷说,做场戏与宋代杂剧有着密切关系。据史料记载:“宋代杂剧”演出时先演一节由五个角色出场的小歌舞,称为“艳段”;再演“正杂剧”,内容或是一段滑稽戏,或是以大曲曲调演唱故事。“杂剧”起于宋代,繁荣于元代,因说白、唱曲、武术、杂技等多样形式融于其间,便称“杂剧”。

槐南“做场戏”保存了宋杂剧演出形态,共分九出,每一出均演一人一事或一场一事,出目间无必然联系,与宋代“官本杂剧段数”结构类似。演出中,有师父坐场、阔公请神、判官监察等八场戏,戏台上各色神格人物交替上场,热闹喜庆,融入了说白、唱曲、武术、杂技等形式,演绎了“宋元南方杂剧”遗风。

“其实,‘做场戏’就是一场‘平安戏’。每年农历正月,在外打工的村民都回家了,村里的长辈就组织子孙们表演几场戏,祝愿全村人每年都平平安安。”“做场戏”的艺人黄先生告诉我们说。

魏兴谷是客家人,祖籍在开封尉氏,他骄傲地说,“做场戏”就是“宋杂剧”的“活化石”。虽然客家人一路南迁,但是中原文化早已融入他们的血液中,千百年来的坚持,中原文化早已成为客家人的一种文化自觉。由于只在每年春节期间演出,此次永安之行,我们没能看到槐南的“做场戏”,只是从乡民的讲解中,感受到浓郁的宋代遗风,寻找到这场由该村黄氏宗族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古老剧种与中原的密切联系。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 365备用网站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豫ICP备10022899号 技术支持:铁哥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