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世客会

地址:开封市金明区晋安路
58号市政府1号楼4楼东侧
电话:0371-23934819 
传真:0371-23965709  
邮箱:faokf@yahoo.com.cn
邮编:475004


第27届世客会 当前位置 :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培田古村落客家第一村
来源: 开封网 作者: 发表时间: 2013-05-27 *   浏览: 次

5月24日,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冒雨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出发,一路北上,从罗坊乡折返南下,穿过崎岖的山路来到号称“客家第一村”的培田古村落。

“培田古村落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是目前中国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客家古民居建筑群,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经典之作。”一路走来,陪同我们的连城县报道组陈析兴介绍道。

培田在连城县西北约30公里的山坳处,据介绍,吴氏祖先自宋末由中原南迁至此已近千年。吴姓先祖在此开基,繁衍至今已历30世。迄今,全村300余户人家、1400多口人,清一色为吴姓同宗,培田故在民间被称为“吴家坊”。这里山环水绕,钟灵毓秀,村里完好地保留着30多幢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古民居建筑群。

当天一进村,虽然下着大雨,我们仍然被眼前的景物震撼了,村口的水口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培田水口坐落于村居南端,村内大溪、水渠、水圳从这里流到邻村。这里不仅种植着古树木,还有红枫、香樟、红豆杉、翠竹以及不知名的杂树;这里有文昌阁、“恩荣”进士石牌坊、跨渠水榭以及利用水渠落差而推动的水车。通过荫翳的水口,可以看到村内的古民居。

连城县报道组陈析兴说:“这是我们连城保存最好的客家民居,每年都吸引很多人来参观、考察。”村内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布局合理,工艺精美,目前大部分房屋基本保存完好。这些古建筑物所特有的文化含量和村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令我们叹为观止。

“良禽择木,凤栖梧桐”,“鱼潜潭湾,人居山坳”。这是古往今来人们选择居住地时流传的谚语。客家人常按照古代风水模式作为村落选址的原则,要求后有大山,前有清溪绕流。陈析兴介绍说,培田西倚连城、长汀两县交界的松毛岭,北踞宣和、罗坊两乡分界的雷公岽、屏风山和太平岭,东仰闽江、汀江上游分水的笔架山,聪慧的客家人选择了这一风水宝地,建屋而居。  

“进村之前要先经过这座威仪的‘恩荣’牌坊,这是光绪皇帝特赐其御前侍卫培田人吴拔祯的荣耀。”陈析兴说。牌坊与村尾吴昌同得圣旨所立的“乐善好施”坊遥相辉映,显示着培田过去文武竞秀、积善余庆和进村武官下马、文官下轿的历史辉煌。

“古代这里是通往汀州府的交通要道。在明清时期,培田村处于长汀、连城两县官道的驿站上,是汀州、龙岩等地竹、木、土纸及盐、油等日用百货的水陆中转站。”听着陈析兴的讲解,行走在培田千米古街上,仿佛置身于当年市声喧嚣、商贾兴旺的吴家坊。恍惚间,依稀看到当年旧日的繁华:两米宽的街道两旁,店铺柜台一家连着一家,豆腐坊、药铺、剃头店、水酒廊、食杂店,静默的巷弄似乎还回响着当年商贩的叫卖声……

走进村内,迎接我们的第一座老宅是继述堂(又称大夫第),其极为气派的门楼上写着“三台拱瑞”四个大字,整座院宅由青砖风火墙包围着,古朴而厚重。这座房屋是由诰封五品奉直大夫、晋封四品昭武大夫吴昌同四个儿子同心协力、精心设计而建。吴昌同勤俭持家,农林商并举,积下丰厚家产。此堂屋始建于光绪甲申年(1884年),历时11年,于1894年完工。族谱记载堂名取自《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盖善继善述即所以达孝也。”又载:“集十余家之基业,萃十余山之树木,费二、三万元巨赀,成百余间之广厦。”

“九厅十八井是这座高堂大屋最突出的特点,这种独具的风格是在中原庭院式建筑模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而成。”陈析兴说,“其建筑特点主要是针对南方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走进屋内,厅与厅之间既有通道相连,又有门户隔阻,使之各成单元,既利于大家族聚族而居,又不妨碍小家庭生活。‘九厅十八井’民居建筑尊卑有序的严谨布局,一方面体现于其门楼、照壁、院落、铺地的‘吉祥’构思、屋脊、梁枋、扇、漏窗的精美装饰等方面;另一方面体现于培田村落众多的诗词、散文、楹联、匾额中——名人的墨宝,高雅的格调,深邃的内涵,精湛的雕琢。

沿着铺满鹅卵石的古街继续行走,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写着“容膝居”三个字的房屋,其门檐上有一副对联“庭来竹友心胸阔,门对松冈眼界宽”,更醒目的是天井墙壁上赫然书写的四个大字:“可谈风月”。据了解,容膝居,名出李白诗句:“楼高可采星,屋小堪容膝”。这里曾作为族中媳妇、闺女的学馆,也为培田女性开办过妇女夜校,族中女性在这里接受传统文化、礼仪、女红诸方面的教育。村里一位90多岁的老人告诉我们,她年轻时就曾在这里学习过,她虽然从没出过家门,但是知道江西产瓷器、江苏产丝绸。

“街道边这些水圳,就是古时的自来水工程。”村民吴晓霞告诉记者,“水圳穿过街道,直通各户。小时候就听老人们说,以前圳水非常清澈,村民靠屋旁流动的圳水作为生活用水,淘米、洗菜、洗衣。”

“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怎么会建造这么讲究的房屋?资金是怎么来的?建屋主人的身份如何?”看到这些古民居后,我们不禁询问身边的陪同人员。“这与重视教育,百年办学不断,培养一代代志于‘修身齐家’的人才是分不开的,我们现在来到的‘南山书院’,就是培田人学习、起步的地方。”吴晓霞介绍说,南山书院,前身为“石头丘草堂”,始建于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乾隆三十年(1765年)改建,面积8000多平方米。书院傍山而筑,圆石铺阶,院门秀雅,透出浓浓的书卷气。围檐边一株宋人植下的罗汉树枝干遒劲、冠盖如云,见证书院的百年风雨。传承了中原人“耕读为本,崇文重教”的客家先祖遗训,从这里学习、起步的一方莘莘学子,古代有庠生、廪生、贡生、举人、进士共计70多位,近代留日、留法、留美者共有5位,还有4位黄埔学生,现代高等学历人才更是数以百计。

纵观历史,培田古村落的发展脉络清晰。元末明初,这里周边山垅溪岸散居十多姓人家,东几家房舍西几堂屋寮,不成规模。到明成化年间,培田古村落始成吴姓聚落,以衍庆堂、绳武楼、文贵公祠为见证,其建筑朴素实用,少有雕饰。清康(熙)乾(隆)盛世,民居发展到古街两侧。时至清(同治)光(绪)中兴,村落则发展到新街西侧,继述堂、双灼堂、久公祠、济美堂、务本堂等一批精美建筑在这一时期出现。培田在明清时期是连城到汀州府古官道上重要的驿站,随着大批中原人不断南迁,促进了此处的繁荣。

培田古村落30余幢高堂华屋、21座宗祠、6处书院、2道牌坊、4座庵庙道观、一条千米古街及精湛的建筑装修、牌匾文化,向我们展示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建筑文化,同时还承载着客家的历史文化——客家人迁徙定居培田后600余年来30代的繁衍及其耕读商全面发展的历史;系统的宗族文化——吴氏历代完整的族谱及其家训、家法与族规;淳朴的民俗文化——传统形态遗存至今的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等习俗,木偶、根雕、剪纸等民间艺术,并将这些将中原文化不断传承。

开开闽王王知来自中原

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行走永安市多个乡镇和村庄,一路上碰到了许多客家人,在永安市青水乡龙吴村光坑自然村,我们发现了纪念开闽王王审知的祠堂“罗兜祠”。

只见这座王氏宗祠的大门上,书写着一副对联:“统七姓来从固始,镇八闽肇自唐封”,横批“开闽第一”。

看管宗祠的龙吴光坛村70岁村民王茂正是王审知第44代后人。他告诉记者,这是祭祀“闽王”王审知的祠堂。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王审知率军入闽,途经龙吴光坑,随军的王母徐氏夫人因病逝世,王审知就地安葬母亲,并留下一批亲兵守陵。五代时期,王审知第四子王延政的后代来此居住,并建祠,取地名“罗兜”。上世纪30年代,罗兜祠被尤溪军阀卢兴帮军队烧毁。

王茂正说,1981年,王审知的后裔修缮了祖祠,当年被毁的罗兜祠焕然一新,由主房、厢房、护厝楼大门和半月池田等组成,门联及横批点出了王姓由来的渊源。“每年八月十一日是家族祭祖日,散居各地的王氏后裔都会聚于一堂,敬宗谒祖。”王茂正说。

重视教育 传承中原文化

培田古民居内一共有6处书院,客家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令人钦佩。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教育的传承,如今的培田古民居会是什么样子。同样,很难设想,如果没有教育的传承,过去曾经辉煌灿烂的历史及客家祖训等,该如何发扬光大并传播久远。

客家人在面对因各种灾难而造成的生存危机时,选择了万里迁徙,从中原来到闽粤之地,通过重振教育或再造民族辉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生命线,更是一个民族再造的关键之一。而客家人,正是牢牢抓住了这条生命线,才穿越了风雨交加、颠沛流离的岁月,战胜了各种灾难,将中原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 365备用网站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豫ICP备10022899号 技术支持:铁哥们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