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世客会

地址:开封市金明区晋安路
58号市政府1号楼4楼东侧
电话:0371-23934819 
传真:0371-23965709  
邮箱:faokf@yahoo.com.cn
邮编:475004


第27届世客会 当前位置 :
万里寻踪客家路特别报道:揭阳学宫 圣人风姿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 2013-06-08 *   浏览: 次

揭阳楼

学堂

潮汕建筑

揭阳标志建筑—进贤门

揭阳老街

在中国,孔子一直为天下读书人所景仰,他以自己的才学、思想、人品赢得了万世尊崇,他提出的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孔子的影响无处不在。而在揭阳,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中心就有一座供奉孔子的庙堂——揭阳学宫。

揭阳历史悠久,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平越后,于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此后几经复废,至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虽然现代揭阳建市时间不长,但悠久的历史已在这座城市印上了深深的烙印。

6月4日,万里寻踪客家路汴梁晚报特别报道组来到揭阳,直奔揭阳学宫。

揭阳学宫也称为孔庙、文庙,是专门供奉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庙堂。历经870多年的历史沉淀和岁月洗礼,伴随着孔子的思想和灵魂,它静静地矗立在老城中心韩祠路口东侧。在这里,静谧中透着庄严,古朴中交织着博大,灿烂的文化在这里传承,悠久的历史在这里浓缩。它的一砖一瓦记载着揭阳近千年来的社会发展信息,也是最能体现揭阳历史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

揭阳日报总编办主任吴武阳告诉我们,揭阳学宫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年),距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除了祭祀孔夫子以外,这里还是古代培养莘莘学子的最高学府,因此也称为“学宫”。自创建至今,虽多次遭受自然灾害或兵燹的破坏,也多次得到重修和扩建。据志书记载统计,自宋代淳六年(1246年)首次重修至今,揭阳学宫历经37次不同规模的重修,每次重修地址都不变。最后一次大规模重修和扩建是在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当时的知县夏献铭主持,历时5年耗资白银19700多两。这次重修奠定了现在揭阳孔庙的格局。建筑手法是在原有的宋明建筑风格上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庙、学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进入学宫,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照壁上镶嵌瓷雕的《鲤跃禹门图》,后面有被揭阳人列为五贤之一的、明代兵备道楚人杨芷所书的“太和正气”。据史料记载,传说此四字是比喻孔子思想如太空天体循环往复,永恒长存。

揭阳学宫不仅是祭孔的场所,也是一座儒家文化历史的博物馆。大殿前天井两侧的东西庑上,“大哉孔子展览馆”、“仁之本孝德展览馆”还在演绎着古老的不朽文化。展厅里,面对着大门的孔子恭身而立,双手前伸上举,作“天揖之势”,生动地再现了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彬彬有礼、尊师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洁风姿。

大成殿周围的门、庑、殿、阁设计讲究,高低、大小、简繁、华朴、阴暗都表现出主次和秩序,都在竭力突出大成殿的高大地位。整座孔庙布局对称、规则、方正、直线,从而形成一种极为庄严肃穆的布局形制。各座单体建筑之间,局部和整体之间既有变化又互相协调。各部分互相衬托,渐变多于突变,联系多于对立,这种布局手法正是孔子儒家学说所提倡的中庸、和谐、温和理念在建筑布局上的体现。

作为古代孔孟之道的圣殿、思想传播的地方,学宫在揭阳现代史中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揭阳早期活动的重要根据地:1925年1月和11月,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周恩来都入住揭阳学宫崇圣祠。在这里,周恩来召开会议、接见工农学商代表。1927年南昌起义后,周恩来率起义部队主力南下再次进入揭阳城,在这里成立了揭阳县第一个红色政权——揭阳工农革命委员会,并部署了“汾水战役”进军计划。今天的学宫,也成了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吴武阳说,现今的学宫在吸取和继承优秀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被时代赋予了新时期思想教育的形式和文化内涵:每年8月下旬,学宫都会举办“开笔礼”活动,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少儿进行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对每个读书人来讲都有重大意义。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正衣冠、朱砂开智、拜谒圣像、诵读《弟子规》、击鼓明智、启蒙描红、接受孝德教育……这些都突出了尊孔祭孔、传承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而每年春、秋、冬三季举行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祭孔活动,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已经成为学宫的标志性活动,也成为集体缅怀先圣、继承优良传统、弘扬中华美德的方式。

这片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像一张口口相传的城市名片,坚守着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沧桑。古老的揭阳学宫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人在沧桑之中感叹造化,深沉中品味变迁。地以人彰,文以景著,揭阳学宫如灯塔似火炬,展现一种提示和指向一个高度,漫漫历史中走马灯似的兴亡盛衰,仿佛尽在它的审视之中。

古城新市,潮人尚古。从揭阳学宫到古榕武庙(关帝庙),从丁氏光禄公祠到如今的揭阳新城,从开封到揭阳,从客家到潮人,我们无一不感受到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揭阳古城 古风犹存

在揭阳的老城区,我们看到一些老宅子上挂着大红灯笼,上书“颖川之家”字样。在河南有颖水、颖川郡,这两者之间的渊源极深。

揭阳日报总编办主任蔡逸龙说,颖川之家是“陈”姓门第上面特有的,指的是该宅子族人祖先的来源。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为避难出奔齐国,改称田氏,其后裔在战国时取代姜氏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公元前221年,齐国被秦国所灭。齐王建的第三子田轸,在齐国尚未灭亡时便投奔楚国,后当上宰相,被封在颍川并改回陈姓,成为颍川陈氏始祖。陈氏族人因为战乱迁徙,为使后人不忘祖、不忘本,在门第上大书“颖川之家”以铭记。

其实,这是中原的一种古风俗,不单单陈姓,其他姓氏也有。比如林姓之“西河旧家”,洪姓之“敦煌世家”……这种风俗在对中原古文化保留较多的潮汕地区,仍处处可见。

寻踪故事

客家擂茶

生活在揭阳的客家人虽然不是大多数,但无论从风俗习惯还是语言文化,当地的客家人依然保留着鲜明的客家特色。6月4日,在揭西县我们了解到,这里的人们依然保留了煮擂茶的习俗。

客家人热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传统礼节,无论是婚嫁喜庆,还是亲朋好友来访,即请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妇女见长。其擂茶有一套称为“擂茶三宝”的工具:一是口径50厘米且内壁有粗密沟纹的陶制擂钵;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树干加工制成的约85厘米长的擂棍;三是用竹篾制成的捞滤碎渣的“捞子”。制作擂茶,用一把好茶叶、适量芝麻、几片甘草等置入擂钵,手握擂棍沿钵内壁沟纹走向有规律地旋磨,间或在钵中间擂击,将茶叶等研成碎泥,即用捞子滤出渣,钵内留下的糊状食物或叫“茶泥”或叫“擂茶脚子”。然后冲入沸水加以适当搅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烫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于一体的擂茶了。品尝擂茶时,一股诱人的清香飘出,一口试饮,口舌生津,满腔留香;二口深饮,茶纯香浓,通体舒畅。

一场擂茶席,就是一本淳朴的风俗书。一张张桌子排开来,男女老少团团围座。这边客人喝着茶,说今论古,谈笑风生;那边女主人手持擂杖,在擂钵内有节奏地旋转擂动,时而像高山流水,时而似鸾凤和鸣,构成一幅立体的民俗风情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 365备用网站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转载或摘编,违者必究!   豫ICP备10022899号 技术支持:铁哥们网络